16秋季学期西方经济学(本)学习周期03任务_0019任务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
A. 实际所得
B. 主观感受
C. 没有购买的部分
D. 消费剩余部分
2. 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难以确定
3.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
A.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 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 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4.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 )
A.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C. 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D.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等的
5.
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
A. 飞机
B. 卷烟
C. 种植业
D. 汽车
6.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D.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7.
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8.
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
B. 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C. 平均产量处于递增阶段
D. 总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9.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在下列情况下起作用( )
A. 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按同一比例变化
B. 生产函数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
C. 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不变
D. 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诸变量的指数之和小于1
10.
下列有关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大
B. 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小
C. 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大
D. 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小
11. 供给规律中可以反映在()
A. 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B. 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 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 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12.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 平均产量增加
B.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 平均产量不变
D. 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13.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下降
D. 不变
14. 当咖啡价格急剧升高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A. 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难以确定
15.
收益是指( )
A. 成本加利润
B. 成本
C. 利润
D. 利润减成本
16.
假定总成本函数为TC=16+5Q+Q2,说明这是一条( )
A. 短期成本曲线
B. 长期成本曲线
C. A、B都对
D. 无法确定
17.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 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18.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 )
A. 正常利润
B. 超额利润
C. 贡献利润
D. 亏损
19.
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 )
A. 一般准租金
B. 经济租金
C. 纯租金
D. 地租
20.
假如一家完全竞争企业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分别为15元、15元和12元,企业就应当( )
A. 继续生产
B. 立即停产,退出市场
C. 提高价格
D. 降低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 )
A. 工资
B. 利润
C. 利息
D. 税率
E. 地租
2.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 )
A.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B.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一个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点
D. 长期平均成本在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
E. 所有的短期成本都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3.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
A. 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 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支出
C. 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不变生产要素引起的费用
D. 长期固定不变的成本
E. 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动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支出
4.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
A.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上升
B.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D.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
E. 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
5.
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 )
A. 大于0
B. 等于0
C. 先减后增
D. 递减
E. 趋向于零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
A. 错误
B. 正确
2.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所以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A. 错误
B. 正确
3.
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A. 错误
B. 正确
4.
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A. 错误
B. 正确
5. 外部经济说明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A. 错误
B. 正确
6.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零,则这种商品是一般的正常商品。
A. 错误
B. 正确
7.
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域应在AP>MP>0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8.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9. 短期中的供给曲线就是整条MC线。
A. 错误
B. 正确
10.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线形成生产扩展路线。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供给规律:(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2.
需求规律:(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3.
边际效用:()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4.
需求收入弹性:(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5.
逆向选择:( )

A. 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些,一方掌握的信息少些。
B. 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C. 由于经济不断发展引起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厂商内部各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产生目标差异,不把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于是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D. 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其他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亦称为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
E.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6.
供求规律:(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7.
完全竞争:( )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8.
基数效用:( )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9.
平均产量:( )

A.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B. 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C. 一般是指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厂商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E. 是指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F. 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10.
垄断竞争:( )

A. 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
B. 是指厂商对同一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到不同的价格。
C. 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D.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 版权声明
THE END
文章不错?点个赞呗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