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学习网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一答案

国开学习网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一答案 | 零号床学习笔记
国开学习网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考任务一答案
此内容为付费阅读,请付费后查看
2.4
限时特惠
3
付费阅读
已售 147


【上面答案为下列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
1. 汉字学萌芽时期指的是( )。
A. 先秦
B. 东汉
C. 魏晋
D. 三国
2. 汉字学创建于 ( )时期。
A. 上古
B. 东汉
C. 十六国
D. 晚唐
3. ( )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A. 《汉书》
B. 《诗经》
C. 《周礼》
D. 《三国志》
4. 汉代把研究汉字的学问叫做“( )”。
A. 太学
B. 大学
C. 中学
D. 小学
5.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出自扬雄( )。
A. 《博学篇》
B. 《说文解字》
C. 《易经》
D. 《扬子云集》
6. 著名学者许慎撰写的( )是汉代汉字学取得的最大成就。
A. 《系辞传》
B. 《说文解字》
C. 《山海经》
D. 《尚书序》
7. 提出“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等说法的是( )。
A. 《大禹谟》
B. 《尧典》
C. 《左传》
D. 《公羊传》
8. 提出“自环者为私”、“背私为公”等说法的是( )。
A. 《老子》
B. 《庄子》
C. 《尸子》
D. 《韩非子》
9. 写出了汉字学经典著作《仓颉篇》的是( )。
A. 仓颉
B. 李斯
C. 胡毋敬
D. 赵高
10. 有史以来第一部汉字学专著指的是( )。
A. 《仓颉篇》
B. 《山海经》
C. 《说文解字》
D. 《大荒北经》
11. 唐( )注《汉书》曰:“小学谓之文字之学也。”
A. 颜师古
B. 李白
C. 胡亥
D. 赵构
12. 宋晁公武著有( )是研究汉字学的重要著作。
A. 《郡斋读书志》
B. 《汉书艺文志》
C. 《隋书经籍志》
D. 《魏书地理志》
13. 提出形音义互求方法的是( )代著名学者段玉裁。
A. 清代
B. 三国
C. 隋代
D. 唐代
14. 著名学者( )认为研究汉字的学问、训诂等“小学”应改为“语言文字之学”。
A. 葛洪
B. 陆法言
C. 梁启超
D. 章太炎
15. 陆法言关于文字学的代表著作是( )。
A. 《切韵》
B. 《广韵》
C. 《方言》
D. 《尔雅》
16. 古文字学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A. 草书
B. 古文字
C. 楷书
D. 金石学
17. 一般认为,是( )在1889年发现了甲骨文。
A. 陈梦家
B. 王懿荣
C. 顾实
D. 李梦阳
18. 1903年,刘鹗选拓1058片甲骨文变成( ),这是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
A. 《甲骨卜辞》
B. 《汉书艺文志》
C. 《铁云藏龟》
D. 《殷墟爻辞》
19. 20世纪40-60年间,在甲骨文著录方面贡献最大的专家是( )。
A. 郭沫若
B. 胡厚宣
C. 王懿荣
D. 李清照
20. 中华书局出版的( )是目前最全的甲骨文著录。
A. 《甲骨爻辞》
B. 《战后所见甲骨》
C. 《甲骨文合集》
D. 《甲骨续存》
21. 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政策,( )对汉字的形体和用字都进行了规范,并以之作为朝廷制定的标准字样,用于正字与教学。
A. 李斯编写的《仓颉篇》
B. 赵高编写的《爱历篇》
C. 胡毋敬编写的《博学篇》
D. 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
22.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作品有( )。
A.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B. 桂馥《说文解字义》
C. 《说文解字句读》
D. 《说文长笺》
23. 仿照《说文解字》体例编辑了的字书有( )。
A. 西晋吕忱《字林》
B. 梁顾野王《玉篇》
C. 宋司马光《类篇》
D. 宋张有《复古编》
24. 属于文字学分支学的是( )。
A. 说文学
B. 金石学
C. 字原学
D. 正字学
25. 古时研究不符合规范的字(俗字)作品有( )。
A. 《通俗文》
B. 《杂字解诂》
C. 《要用字苑》
D. 《碎金》
26. 下列( )著作的发表标志了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分家。
A. 顾实《中国文字学》(1926)
B. 胡朴安《文字学常识》(1929)
C. 贺凯《中国文字学概要》(1931)
D. 马宗霍《文字学发凡》(1935)
27. ( )等著作把文字学的对象缩减为字形。
A. 吕思勉《中国文字变迁考》(1926)
B. 顾实《中国文字学》
C. 蒋善国《语言文字学》(1930)
D. 陈梦家《文字学甲编》(1939)
28. 民国时期研究甲骨文的代表性作品是( )。
A. 刘鹗《铁云藏龟》
B. 孙诒让《契文举例》
C. 《甲骨卜辞》
D. 《殷墟爻辞》
29. 甲骨文字汇、字典有( )
A. 《龟室殷契类纂》
B. 《殷墟文字类编》
C. 《甲骨学文字编》
D. 《甲骨文编》
30. 对金文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专家包括( )。
A. 邦男
B. 孙诒让
C. 郭沫若
D. 唐兰

© 版权声明
THE END
文章不错?点个赞呗
点赞17 分享
留言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