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 )
A. 增加和利率提高
B. 减少和利率提高
C. 增加和利率降低
D. 减少和利率降低
2.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
B. 降低失业率
C. 提高失业率
D. 增加工资
3.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1+边际消费倾向
C. 1-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消费倾向的交互
4.
要实施扩张型的财政政策,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提高税率
B. 减少政府购买
C. 增加财政转移支付
D. 降低再贴现率
5.
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
A.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 总是小于1
C. 总是大于1
D. 总是等于1
6.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 )
A. 紧缩缺口
B. 通胀缺口
C. 失业减少
D. 收入增加
7.
21.如果投资乘数为5,投资额上升100亿元,则国民收入( )
A. 增加100亿元
B. 减少500亿元
C. 增加500亿元
D. 减少100亿元
8.
三部门均衡的条件是( )
A. I=S
B. I+G=S+T
C. I+G+X=S+T+M
D. AD=AS
9.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 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 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 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0.
某人正在等待着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 )
A. 就业
B. 失业
C. 非劳动力
D. 就业不足
11.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8,政府增加100万元支出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
A. 500万元
B. 80万元
C. 400万元
D. 100万元
12.
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
A. 国民收入减少
B. 国民经济总财富量减少
C.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增加
D. 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不变
13.
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哪一项( )
A. 政府支出
B. 投资
C. 净出口
D. 税收
14.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弹性大,则( )
A. 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B. 货币政策效果差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一样差
D. 无法确定
15.
奥肯定理说明了( )
A.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B. 失业率和总产出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C.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D. 失业率和物价水平之间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16.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
A. 总需求
B. 公债
C. 税收
D.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17.
通货膨胀是( )
A. 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 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 以上都不是
18.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 )
A.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B. 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C. 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D. 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19.
在以下四种情况下,可称为通货膨胀的是( )
A. 物价总水平的上升持续了一个星期之后又下降了
B. 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C. 一种物品或几种物品的价格水平上升而且持续了一定时期
D. 物价总水平下降而且持续一定时期
20.
当消费函数为C=C0+bY,C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中央银行具有的职能是( )
A. 制定货币政策
B. 发行货币
C. 为政府创造利润
D. 调控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
E. 代理政府发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2.
乘数的公式表明( )
A.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B.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C.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D. 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E. 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
3.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 )
A. 需求的过度增长
B. 工资的大幅度上升
C. 利润的大幅提升
D. 经济部门发展失衡
E. 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
4.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
A. MPC+MPS=1
B. MPS=1-MPC
C. APC+APS=1
D. MPC=1-MPS
E. APC=1-APS
5.
关税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
A. 保护幼稚工业
B. 贸易对等
C.
避免通货膨胀
D. 国内就业需要
E. 规模报酬问题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A. 错误
B. 正确
2.
假定某部门增加100万的投资,国民收入就增加100万。
A. 错误
B. 正确
3.
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
A. 错误
B. 正确
4.
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货币分类标准应该归入M1之中。
A. 错误
B. 正确
5.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A. 错误
B. 正确
6.
乘数理论是一把“双刃的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7.
当物价上升时,财富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8.
国民收入调节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总需求等于社会总供给。
A. 错误
B. 正确
9. 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10.
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收入。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货币乘数:(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2.
货币需求:( )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
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
3.
总供给:( )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4.
公开市场业务:(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5.
公债:(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6.
总需求曲线:( )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7.
总需求:( )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8.
对外贸易乘数:()
A. 是指一国生产某种商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于别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B. 是指一国与他国在生产不同商品上的相对成本不同,仍可以生产其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以换取其生产中相对成本较高的商品,从而得到比较利益。
C.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出口变化量的倍数关系。
9.
国际收支平衡表:()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10.
浮动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