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不包括:( )
A.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B. 控制选举权标准
C.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D.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2. 争议当事人最先采用的争议解决方式通常是( )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诉讼
3. 在国际税收实践中,来源地国家征税的条件是( )
A. 对居民来自本国的所得征税
B. 对居民来自于任何国家的所得征税
C. 对非居民的任何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征税
D. 对非居民来自本国境内的经营所得征税,必须以非居民在来源国境内设有常设机构为前提条件
4.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的标准不包括:( )
A.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B. 国籍标准
C. 意向标准
D. 控制选举权标准
5. 国际税法所调整的国际税收关系是指( )
A. 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和税收征纳关系
B. 国家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及其各自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
C. 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和税收征纳关系
D. 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
6. 跨国纳税人故意违反国家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的行为包括( )
A. 扣除法
B. 抵免法
C. 国际逃税
D. 国际避税
7. 无第三者介入的解决方式是( )
A. 协商
B. 调解
C. 仲裁
D. 诉讼
8. 国际税收关系的客体是( )
A. 跨国所得
B. 本国居民来源于外国的所得
C. 非本国居民的外国人来自本国的所得
D. 跨国经常性所得
9.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不包括:()
A. 住所标准
B. 居所标准
C.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D.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10. 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的标准不包括:( )
A. 法人实际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B. 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
C.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 意向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
A. 法人实际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B. 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
C.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 意向标准
2. 国际税法中的法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有( )标准。
A. 法人实际管理控制中心所在地标准
B. 法人登记注册地标准
C. 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 控制选举权标准
E.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3.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
A. 住所标准
B. 居所标准
C. 住所和居所相结合的标准
D. 主要营业活动所在地标准
4. 在国际税法意义上,下述情形中构成美国公司在中国有常设机构的情形是( )
A. 该公司在中国正式设有分机构
B. 该公司在中国东海开采油井
C. 该公司在中国发布大量广告
D. 该公司在中国设有工厂
5. 仲裁协议具有如下效力和作用( )
A. 仲裁机构行使仲裁管辖权的依据
B. 排除法院司法管辖
C. 具有独立性
D. 仲裁事项范围的确定依据
6. 国际重复征税的解决方法有( )
A. 免税法
B. 扣除法
C. 抵免法
D. 协商法
7. 为避免或缓解国际重复征税,纳税人居住国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
A. 股息免税法
B. 免税法
C. 抵免法
D. 扣除法
8. 国际税法中自然人居民身份的认定标准内有( )
A. 住所
B. 居所
C. 住所与居所相结合
D. 当事人意向
9. 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原则在税收领域的体现,国家有权( )
A. 确定征税对象和范围
B. 确定纳税主体的范围
C. 确定税率的大小
D. 对逃避税采取管制措施
10. 具有法律强制执行效力的是( )
A. 联合调解成功制作的调解书
B. 民间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
C. 仲裁机构调解成功后制作的调解书
D. 法庭调解成功后制作的调解书
三、案例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我国A公司要于5月3日向德国B公司发出一项要约,销售某商品一批,B公司于收到该要约的次日上午答复A公司,表示完全同意要约内容。但A公司在发出要约后发现该商品行情趋涨,遂于5月7日下午致电B公司,要求撤销其要约。A公司收到B公司承诺通知的时间是5月8日上午。
问:假定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A与B之间的合同是否成立?( )
A. 合同已经成立
B. 合同没有成立
2. 我国某对外工程承包公司于5月3日以电传请意大利某钢材供应商就一批钢材提出报价。我方在传真中声明:这一报价是为了计算一项承造一幢大楼的标价和确定是否参加投标之用;我方必须于5月5日向招标人送交投标书,而开标日期为5月31日。
意供应商于5月5日用传真就上述钢材向我方报价。
5月20日意供应商因钢材市场价格上涨,发来电伟通知撤销他5月5日的报价。
我方即复电表示不同意撤销报价。
于是,双方为能否撤销报价发生争执。
5月31日招标人开标,我方中标,随即电传通知意供应商表示我方接受意商5月5日的报价。
但意商坚持该报价已于5月20日撤销,合同不能成立。
问:
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该合同是否已经成立?( )
A. 合同已经成立。
B. 合同没有成立
3. 有一艘载货船从天津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命令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火虽然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用拖轮将货船拖到天津港修理,检修后重新将货物运往新加坡。事后调查,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如下:
A.1千箱货物被火烧毁;
B.600箱货由于灌水受到损失;
C.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火烧坏;
D.雇用拖船的费用若干;
E.因为船舶维修,延误船期,额外增加了船员工资以及船舶的燃料。
问:
1). 按上述各项损失的性质区分,哪些属于单独海损?( )
A. A项和C项属单独海损
B. A项和B项属单独海损
C. A项和D项属单独海损
D. A项和E项属单独海损
2). 按上述各项损失的性质区分,哪些属于共同海损?( )
A. B项、D项和E项属于共同海损
B. C项、D项和E项属于共同海损
C. B项、C项和E项属于共同海损
D. B项、C项和D项属于共同海损
4. 2005年6月,中国A电子公司与美国B电子有限公司之间签订了一份电脑买卖合同。
合同规定,A向B购买20000台电脑,USD1000/台CIF上海,D/P(付款交单)方式结算,同年10月交货。
合同签订后,A考虑到市场对电脑的需求量可能不大,拟减少购买5000台。A与B在中国的全权代理人协商,双方同意将合同数量改为15000台,并签订了修改协议。但B的全权代理人未将修改情况及时通知B。
同年10月,B仍按原合同规定的数量20000台发货给A,并通过D/P(付款交单)方式向A收款。
A未向银行付款赎单,而是通过副本提单从港口将货全部20000台提出,并全部销售。A以B违约为由拒绝付款,后经多次催促,并经协商,A直至2年后才向B付清货款。
问:
1). B发货2万台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约?( )
A. 构成违约
B. 没有构成违约
2). B能否以迟期付款为由向A要求赔偿利息损失?( )
A. B可以要求A赔偿利息损失
B. B不可以要求A赔偿利息损失
5. A国以保护本国环境和维护生命健康(认为含色素过高)为由,决定对境内销售的所有外国生产的易拉罐钦料征收附加税,事实上A国境内销售的易拉罐装钦料主要是B国某跨国公司生产的某一品牌,但A国对境内销售的国产易拉罐装钦料并不征税。
B国认为其根据关贸总协定所应获得的利益受到损害,而A国则认为其采取的措施符合关贸总协定规定,双方因此发生争议。A国及B国皆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问:
1). A国采取的做法是否属于关贸总协定所允许实施 的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措施?()
A. 不属于
B. 属于
2). A国的行为是否违反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 )原则。
A. 国民待遇原则
B. 最惠国待遇原则
C. 数量限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