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答案为下列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
1. 脂溶性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的变化是( )。
A. 对老年人无影响
B. 对男性影响较大,对女性无影响
C. 对女性影响较大,对男性无影响
D. 对女性影响大于男性
2. 与老年人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的改变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总体液与体重的比例会减少15%~20%
B. 细胞外液与体重的比例会减少35%~40%
C.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改变
D. 体内脂肪比例增加
3. 以下有关老年人药动学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减少,而具有较高的血药峰浓度
B. 脂溶性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减小,药物在体内贮存蓄积
C. 肝血流量增加,生物利用度下降
D. 需要主动吸收的药物吸收增加
4. 以下有关老年人应用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首关效应增加
B. 稳态血药浓度增加
C. 清除率下降
D. 半衰期延长
5. 老年人用药,一般伍用药物不超过( )。
A. 1~2种
B. 2~3种
C. 3~4种
D. 5~6种
6. 以下关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错误的有( )。
A. 药物与白蛋白的结合率降低
B. 胆汁分泌减少,脂类吸收障碍
C. 维生素A、K、D的吸收、储存及转化异常
D. 由胆道排泄的药物或毒物在体内蓄积
7. 重度肝硬化时,氨苯蝶啶的生物利用度增大12倍,这是因为( )。
A. 门静脉高压引起小肠黏膜水肿,影响药物吸收
B. 侧支循环开放,首关效应明显的药物绕过肝直接进入体循环
C. 血浆蛋白合成减少,游离型药物浓度明显升高
D. 胆汁分泌量减少,影响药物吸收
8. 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诱发深度昏迷的有( )。
A. 螺内酯
B. 吗啡
C. 华法林
D. 地高辛
9. 肝功能CTP分级为C级,一般用药剂量可调整为( )。
A. 用正常患者75%的维持剂量
B. 用正常患者50%的维持剂量
C. 用正常患者25%的维持剂量
D. 用正常患者10%的维持剂量
10. 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精简用药种类,减少或停用无特异性治疗作用的药物
B. 静脉给药可不需调整剂量
C. 评估肝功能受损程度,减少给药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D. 禁用或慎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
11. 肝功能不全的CTP分级共分为几级( )。
A. 1
B. 2
C. 3
D. 4
12. 肝功能CTP分级为B级,一般用药剂量可调整为( )。
A. 用正常患者75%的维持剂量
B. 用正常患者50%的维持剂量
C. 用正常患者25%的维持剂量
D. 用正常患者10%的维持剂量
13. 肝功能不全对患者代谢的影响不包括( )。
A. 急性肝炎对药物的清楚基本无影响
B. 轻中度肝硬化导致肝血流量减少及侧支循环开放,使肝代谢能力轻度下降
C. 重度肝硬化时,使肝代谢能力明显增强
D. 部分药物经肝代谢后,会转化为无活性药物
14. 下列关于肾功不全对药动学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
B. 患者肝药酶活性可降低25%~70%
C. 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D. 患者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基本不会改变
15.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是( )。
A. 首关效应增强
B. 体液pH值升高,弱碱性药物吸收时间延长
C. 首关效应减弱
D. 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药物吸收增加
16. 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用药注意事项中不包括( )。
A. 明确诊断,合理选药,首选效价强度高或毒性较低的药物
B. 应考虑尽量使用长效药物,以减少给药次数
C. 避免或减少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
D.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
17. 肾功能不全对药物排泄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肾功能不全将导致药物蓄积
B. 主要经肾消除药物的半衰期延长
C. 尿液pH值升高,弱酸性药物离子化减少,重吸收增加
D. 弱酸性药物排泄减少
18. 慢性肾功能不全3级,GFR[ml/(min·1.73m3)]的范围是( )。
A. ≥90
B. 60~89
C. 30~59
D. 15~29
19. 因肾小管的分泌障碍,而使药物排泄减少的有( )。
A. 氢氯噻嗪
B. 地高辛
C. 万古霉素
D. 卡那霉素
20. 肾功能不全对药效学的影响不包括( )。
A. 肾功能不全常伴有电解质紊乱
B. 肾功能不全常伴有酸碱平衡失调
C. 可引起低血钾症
D. 不会引起肾小管酸中毒
21. 肾功能不全对血浆蛋白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蛋白构象发生改变,导致药物与蛋白结合位点减少或亲和力下降
B. 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 酸性代谢物蓄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D. 酸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明显升高
22. 抗恶性肿瘤药物中,最常见的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是( )。
A. 甲氨蝶呤
B. 氟尿嘧啶
C. 羟基脲
D. 巯嘌呤
23. 恶性肿瘤细胞对抗恶性肿瘤药物缺乏敏感性,且以后成为恶性肿瘤复发的根源的细胞周期阶段是( )。
A. M期
B. G0期
C. G1期
D. S期
24. 长春碱类属于抗恶性肿瘤药物中的( )。
A. 烷化剂类
B. 抗恶性肿瘤代谢物
C. 激素类
D. 抗恶性肿瘤植物药
25. 环磷酰胺属于哪一类抗恶性肿瘤药物( )。
A. 烷化剂类
B. 抗肿瘤抗代谢物
C. 抗肿瘤植物药
D. 激素类
26. 雌激素可用于治疗的肿瘤为( )。
A. 乳腺癌
B. 子宫内膜癌
C. 宫颈癌
D. 前列腺癌
27. 贝伐珠单抗属于哪一类抗肿瘤药物( )。
A.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B. 细胞因子类
C.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类
D.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
28. 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
A. 增加恶性肿瘤组织的血液供应
B. 干扰恶性肿瘤细胞核酸的生物合成
C. 直接影响DNA的结构、功能及其复制
D. 干扰转录过程及阻止RNA的生物合成
29. 下列关于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错误的有( )。
A. 药物加速恶性肿瘤细胞死亡
B. 药物入胞后产生新的代谢途径
C. 药物分解酶增加
D. 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特殊的糖蛋白增加,加速药物外排
30. 大多数抗癌药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
A. 肝脏损害
B. 脱发
C. 心肌损害
D. 骨髓抑制
31. 根据抗菌药物的化学结构,庆大霉素属于( )。
A. β-内酰胺类
B. 大环内酯类
C. 氨基糖苷类
D. 喹诺酮类
32. 抗微生物药物中,属于繁殖期杀菌药的是( )。
A. 庆大霉素
B. 头孢菌素
C. 罗红霉素
D. 左氧氟沙星
33. 通过损伤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引起细菌死亡的药物是( )。
A. 头孢菌素类
B. 多黏菌素类
C. 多西环素
D. 依托红霉素
34. 通过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的药物是( )。
A. 林可霉素
B. 氯霉素类
C. 磺胺类
D. 利福平
35. 细菌对头孢菌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是( )。
A. 产生β-内酰胺酶
B. 降低细菌壁通透性
C. 改变代谢途径
D. 改变作用靶点的结构
36. 下列哪一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会产生拮抗作用从而降低抗菌效果( )。
A. 繁殖期杀菌剂+静止期杀菌剂
B. 繁殖期杀菌剂+繁殖期抑菌剂
C. 静止期杀菌剂+繁殖期抑菌剂
D. 静止期杀菌剂+静止期抑菌剂
37. 抗菌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
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
C.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 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38. 妊娠期间应用,会导致胎儿先天性听力减退或耳聋的抗菌药物是( )。
A. 青霉素类
B. 喹诺酮类
C. 氨基糖苷类
D. 磺胺类
39. 用于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是( )。
A. 利巴韦林
B. 扎那米韦
C. 齐多夫定
D. 阿昔洛韦
40. 以下为广谱抗病毒药物的是( )。
A. 金刚烷胺
B. 利巴韦林
C. 碘苷
D. 氟胞嘧啶
41. 既可抗乙肝病毒又可以抗HIV病毒的药物为( )。
A. 金刚烷胺
B. 利巴韦林
C. 拉米夫定
D. 碘苷
42.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不包括( )。
A. 干扰素
B. 拉米夫定
C. 阿德福韦酯
D. 恩替卡韦
43. 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不包括( )。
A. 齐多夫定
B. 司他夫定
C. 去羟基苷
D. 阿巴卡韦
44. 老年人药动学特点的改变有( )。
A. 胃酸分泌减少
B. 心排出量减少
C. 胃排空速度减慢
D. 体内脂肪比例增加
E. 肝脏代谢能力降低
45. 关于老年人用药的陈述,正确的是( )。
A. 非必须用药时,不用药
B. 用药方案要精简
C. 优先用熟悉的药物
D. 不宜长期使用抗菌药
E. 大量使用偏方、秘方
46. 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的用药( )。
A. 精简用药种类,减少或停用无特异性治疗作用的药物
B. 使用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尽量延长给药间隔
C. 评估肝功能受损程度,减少给药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
D. 禁用或慎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
E. 避免选用前体药物
47. 肾功能障碍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
A. 胃液pH升高
B. 首关效应减弱
C. 体液pH降低
D. 血浆蛋白构象发生改变
E. 酸性代谢物蓄积
48. 肝功能障碍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 )。
A. 脂溶性药物吸收减少
B. 血浆蛋白合成减少
C. 肝代谢能力下降
D. 经胆汁排泄的药物减少
E. 肝脏代谢能力更强
© 版权声明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载请保留原链接
THE END
文章不错?点个赞呗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