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
A. 消费者的收入
B. 商品的价格
C.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D. 以上都不正确
2.
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6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A. 停止生产且亏损
B. 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
C. 继续生产但亏损
D.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3. 假定A为自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A. E=(ΔB/ΔA)·(A/B)
B. E=(ΔA/ΔB)·(B/A)
C. E=(ΔB/B)·(ΔA/A)
D. E=(B/ΔB)·(A/ΔA)
4.
正常利润( )
A. 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B. 是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C. 不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
D. 与企业决策不相关
5.
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
A. 10万元
B. 7万元
C. 3万元
D. 不可确定
6.
已知产量为500时,平均成本为2元,当产量增加到550时,平均成本等于2.5元。在这一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 )
A.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小于平均成本
B.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大于平均成本
C.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小于平均成本
D.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大于平均成本
7.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
A. 不平均,平均
B. 平均,不平均
C. 不平均,不平均
D. 平均,平均
8.
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9.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AFC为(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10.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 )
A. 满足程度
B. 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C. 边际效用
D. 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11.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 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12.
反映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称作( )
A. 总成本曲线
B. 生产函数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D. 成本函数
13.
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
A.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B. 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加总
C.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分析工具完全相同
D. 基数效用论认为消费一定量的某物的总效用可以由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加总得出
14. 供给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
A. 右下方
B. 右上方
C. 左下方
D. 左上方
15.
假定某企业全部成本函数为TC=30000+5Q-Q2,Q为产出数量。那么TVC为( )
A. 30000
B. 5Q-Q2
C. 5-Q
D. 30000/Q
16.
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 )
A. 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B.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
C.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D.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17.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这种商品()
A. 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18.
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
C.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19.
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 )
A. 固定成本
B. 机会成本
C. 平均成本
D. 隐成本
20. 导致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原因是()
A. 因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 因供给曲线发生了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 因影响需求量的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动
D. 因社会经济因素发生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价格歧视分为( )
A. 一级价格歧视
B. 二级价格歧视
C. 五级价格歧视
D. 三级价格歧视
E. 四级价格歧视
2.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 )
A.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B.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
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一个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点
D. 长期平均成本在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下方
E. 所有的短期成本都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3. 均衡价格就是()
A. 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B. 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同时供给量也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
D. 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
E. 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4.
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 )
A. 均衡点位于预算线上
B. 消费者均衡点在理论上可以脱离预算线而存在
C. 均衡点由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
D. 在消费者均衡点上,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斜率相等但符号相反
E. 均衡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5.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
A. 生产的难易程度
B. 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C. 生产技术
D. 商品的价格
E. 难易保管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
A. 错误
B. 正确
2. AP曲线与MP曲线交于MP曲线的最高点。
A. 错误
B. 正确
3.
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A. 错误
B. 正确
4.
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A. 错误
B. 正确
5.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A. 错误
B. 正确
6. 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总效用也是减少的。
A. 错误
B. 正确
7.
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
A. 错误
B. 正确
8.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
A. 错误
B. 正确
9.
外部不经济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A. 错误
B. 正确
10. 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科斯定理:( )
A. 是指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B. 是一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C. 是指所有权属于个人的物品,是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产品。
D. 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2.
边际成本:(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3.
需求的交叉弹性:(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4.
一级价格歧视:( )
A.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B. 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C. 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D. 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5.
等产量曲线:( )
A. 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一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B. 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C. 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D. 是指每一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
E.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
F. 是指厂商长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
G. 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6.
基数效用:( )
A. 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B. 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C.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D.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E. 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F.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7.
边际生产力:( )
A. 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
B. 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MP和产品价值P的乘积。
C. 是指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越愿意增加劳动供给以替代闲暇。
D. 是指工资率提高,个人的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包括闲暇在内的正常需要相应增加。
8.
供给:( )
A. 是指个人或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
B. 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C. 是指某个厂商或全部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
D. 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E. 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F. 是指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上升;当需求量小于供给量时,价格下降,这就是市场价格变化的具体规律,一般称之为供求规律。
9.
支持价格:( )
A. 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B. 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C. 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
D. 是指需求量相对收入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消费者收入增加或减少百分之一所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E. 是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商品A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引起对商品B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F. 是指供给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G. 是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0.
预算线也称消费者可能线:( )
A. 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B. 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C. 是指消费者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而需放弃另一种商品消费数量。
D. 是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E.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一种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会多购买价格便宜的商品,少买价格商的商品。
F. 是指当消费者购买两种商品时,由于一种商品名义价格下降,可使现有货币收入购买力增强,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达到更高的效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