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是( )
A. 财政部
B. 中央银行
C. 商业银行
D. 中央政府
2.
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 )
A.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B.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C.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
D. 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3.
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
A. 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 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 边际消费倾向为0.64
D. 边际消费倾向为0.2
4.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 与1无关
5.
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水平线
D. 垂线
6.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A.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公开市场业务
C. 再贴现率
D. 道义劝告
7.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编制的原则( )
A. 平衡预算
B. 净出口
C.
国际贸易原理
D.
复式记帐原理
8.
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开放程度的指标,即( )
A. 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B. 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C. 出口减去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D. 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
9.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失业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B. 工资与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C. 工资与利润之间关系的曲线
D.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0.
与封闭经济相比,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财政政策作用将( )
A. 更大,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增大
B. 更小,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使支出乘数变小
C. 不变,因为总需求方加入净出口后,对支出乘数没有影响
D. 不能确定
11.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 )
A. 增加,利率上升
B. 增加,利率下降
C. 减少,利率上升
D. 减少,利率下降
12.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存在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政府支出增加引起( )
A. 利率上升
B. 利率下降
C. 利率为零
D. 利率为负数
13.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小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
A. 紧缩缺口
B. 通胀缺口
C. 失业减少
D. 收入增加
14.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中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是( )
A. 进口增加
B. 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 出口减少
D. 政府支出增加过快
15.
假设条件如下:GDP最初是均衡的;之后,政府增加了20亿美元的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税收没有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边际进口倾向为0.25;在新的均衡条件下没有产生通货膨胀,那么,新的GDP将( )
A. 下降40亿美元
B. 上升20亿美元
C. 上升60亿美元
D. 上升40亿美元
16.
根据消费函数,引致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
A. 价格水平下降
B. 收入水平增加
C. 储蓄增加
D. 利率增加
17.
假定挤出效应为零,边际消费倾向为0.8,政府同时增加100万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 )
A. 保持不变
B. 增加100万元
C. 减少100万元
D. 增加500万元
18.
从纯经济的观点来看,最好的关税税率为( )
A. 能使国内、外的同类商品价格相等
B. 不至于引起国外的贸易报复
C. 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
D. 应该为零
19.
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 )
A.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B. 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方向变动
C. 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
D. 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
20.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假如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会出现的情况有( )
A. 利息率下降
B. 储蓄减少
C. 收入增加
D. 投资增加
E. 储蓄增加
2.
组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 )
A. 经常项目
B. 资本项目
C. 调整项目
D. 错误与遗漏项目
E. 官方储备项目
3.
总供给的构成是( )
A. 净出口
B. 居民的消费
C. 居民的储蓄
D. 政府的税收
E. 进口物品
4.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 )
A.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B.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C. 降低存款准备率
D. 降低再贴现率
E. 提高存款准备率和再贴现率
5.
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 )
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周期性失业
D. 自愿性失业
E. 季节性失业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
A. 错误
B. 正确
2.
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的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A. 错误
B. 正确
3.
投资增加、消费增加和政府支出增加都会使国民收入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4.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的弹性小,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好。
A. 错误
B. 正确
5.
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A. 错误
B. 正确
6.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A. 错误
B. 正确
7.
进口是国民经济的注入因素,出口是漏出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8.
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9.
当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A. 错误
B. 正确
10.
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息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
A. 错误
B. 正确
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税收:(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2.
边际储蓄倾向:( )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3.
平均消费倾向:( )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4.
浮动汇率:()
A. 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交往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B. 是指用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
C. 是指把各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稳定在一定幅度之内的一种制度。
D. 是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予固定,听任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浮动的一种制度。
5.
总需求曲线:( )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
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
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6.
财政政策:( )
A. 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B. 是指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C. 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D. 是指国民收入变化量与引起这种变化量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最初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E. 是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量变的转移支付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之间的比例。
7.
存款乘数:(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8.
边际消费倾向:( )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
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
9.
货币乘数:( )
A. 是指把派生存款D为原始存款的倍数。
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10.
结构性失业:( )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
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