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2014秋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答案

一、单选题

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占主导观点的是(C)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教育的前身起源论
2.教育目的提供教育活动发展的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它体现了教育目的的(A)。
A.导向功能
B.调控功能
C.评价功能
D.整合功能
3.在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中,德育为其它各育起着何种作用(D)。
A.物质基础
B.知识基础
C.协调平衡
D.导向、动力和调控
此题选:D满分:2分
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主要是通过(A)来实现的。
A.培养人
B.科学知识再生产
C.宣传思想
D.生产科学知识
5.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哪一个文件中明确肯定“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A)。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学会生存》
C.《儿童权利公约》
D.《世界人权宣言》
6.在我国对教师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等作出具体规定的是(D)。
A.《义务教育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教育法》
D.《教师法》
此题选:D满分:2分
7.根据利伯曼对专门职业的定义,人们往往把(D)看作是典型的专业人员。
A.护士
B.教师
C.社会工作者
D.医生
此题选:D满分:2分
8.学生轮值打扫卫生属于(D)。
A.社会公益劳动
B.勤工俭学
C.生产劳动
D.自我服务性劳动
此题选:D满分:2分
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B)
A.高尔顿
B.华生
C.斯通
D.皮亚杰
10.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A.早操和早锻炼
B.体育课
C.课外体育活动
D.各种体育竞赛
1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在(C)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12.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的社会条件是(D)。
A.资本主义制度
B.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同一
C.科技高度发展
D.共产主义制度
此题选:D满分:2分
13.70年代以来,在教师职业的发展进程中,成为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是(B)。
A.师资的数量
B.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C.师资的高学历
D.师资的年轻化
14.“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是在(C)中提出的。
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教育体制的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义务教育法》
15.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不同,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说明(D)。
A.教育属于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
B.教育是一种自然现象
C.教育具有阶级性
D.教育具有历史性
此题选:D满分:2分
16.学校体育内容包括(C)。
A.体育课锻炼
B.早操锻炼
C.运动锻炼和利用自然力锻炼
D.课外锻炼
17.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说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C)
A.不起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不起决定作用
D.起主导作用
18.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是(B)
A.基辛格
B.舒尔茨
C.杜威
D.伯恩斯坦
19.从严格的意义上说,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开始于(A)。
A.清朝末期
B.元明
C.宋
D.隋唐
20.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
A.利托尔诺
B.孟禄
C.赫尔巴特
D.杜威
21.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说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C)
A.不起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不起决定作用
D.起主导作用

二、多选题

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CDE)
A.学校
B.教育方法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E.教育影响
2.教育者的基本特征有(BCE)。
A.受教性
B.主体性
C.目的性
D.客体性
E.社会性
3.建立学制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主要是考虑确定(ACD)。
A.入学年龄
B.教育内容
C.修业年限
D.学制分段与衔接
E.教育方法
4.学生作为特定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CDE)。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D.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E.教育的对象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实行义务教育的经费提出要保证“两个增长”即(CE)。
A.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要不断增长
B.学费要逐步增长
C.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D.个人集资要有较大的增长
E.按在校生学生人数平均费用逐步增长
6.1990年中共中央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BCE)。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C.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D.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E.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有三个著名的发展理论即(BCD)
A.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B.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C.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D.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E.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8.评述传统教育学派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有(ACE)。
A.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B.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
C.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
D.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从事教的活动中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E.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从事教的活动中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般来自于下列因素:(ABCDE)。
A.学生的身体特征
B.学生的性别
C.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D.学生的测验结果
E.关于学生的兄弟姐妹的知识
10.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出现的著名的教育体系有(BC)。
A.宗教教育
B.斯巴达教育
C.雅典教育
D.骑士教育
E.宫廷教育
11.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ABCDE)。
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B.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C.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D.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E.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12.美育的内容有(BCE)。
A.工农业生产知识教育
B.自然美的教育
C.社会生活美的教育
D.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E.艺术美的教育
13.分析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BCDE)。
A.教师的文化地位
B.教师的专业地位
C.教师的经济地位
D.教师的政治地位
E.教师的职业声望
14.美育的内容有(BCE)。
A.工农业生产知识教育
B.自然美的教育
C.社会生活美的教育
D.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E.艺术美的教育
15.形式化教育一般特点有(ABCDE)
A.教育主体确定,有以教育活动为专门职能的教师。
B.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性。
C.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且所传播的文化逐步规范化。
D.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
E.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以至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
16.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ACD)。
A.科学文化知识有了相当的积累
B.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C.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D.文字的形成
E.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7.智育的任务有(ABCD)
A.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
C.发展学生的智力
D.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18.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经历的发展时期有(ABCDE)
A.前学科时期
B.学科雏形时期
C.学科形成时期
D.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
E.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
19.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组成部分构成中,几乎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CD)。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技术教育

三、判断题

1.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B)
A.错误
B.正确
2.单轨制出现最早,18世纪已初露端倪,19世纪开始定型,主要代表是二战前的德、法、英等欧洲国家。(A)
A.错误
B.正确
3.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的(A)
A.错误
B.正确
4.人的发展,亦指人的身心发展,在结构上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生长发育、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增强等,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的发展。(B)
A.错误
B.正确
5.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作为元教育学的首倡者,他对教育学自身的性质问题进而对分化问题作了深入思考。(B)
A.错误
B.正确
6.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按照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教育本质的争鸣和驳辩阶段、本质论争的扩展阶段、教育本质论争的总结与沉寂阶段(A)
A.错误
B.正确
7.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等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A)
A.错误
B.正确
8.在前运算阶段,婴儿通过一系列先天性条件反射,发展了感知运动图式,逐渐地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形成对客体的最初反映和表象记忆。(A)
A.错误
B.正确
9.人的身心发展是不稳定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儿童发展的顺序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是不同的。(A)
A.错误
B.正确
10.体育课特点是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进行充分的体力活动并通过体力活动,反复练习各种动作,领会动作要领,巩固体育知识,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A)
A.错误
B.正确

© 版权声明
THE END
文章不错?点个赞呗
点赞0 分享
留言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