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2.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____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正确答案:B
4.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____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正确答案:C
4.____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及活动方式的总称。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过程
D.教学原则
正确答案:B
5.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正确答案:D
5.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____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C
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____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正确答案:C
8.()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
A.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B.文化素养
C.专业素养
D.职业素养
正确答案:A
8.____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物质因素
D.学校因素
正确答案:A
9.____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A.课程大纲
B.课程安排
C.课程计划
D.课程实施
正确答案:D
11.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由瑞士学者____和美国学者科尔伯格等人创建。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皮亚杰
D.弗朗斯
正确答案:C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____
A.是同时的
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
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
D.说不清楚
正确答案:C
1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____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正确答案:B
13.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源于()
A.拉丁语
B.汉语
C.德语
D.英语
正确答案:A
14.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____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正确答案:B
15.()年,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而不是普通职业。
A.1965
B.1964
C.1966
D.1967
正确答案:C
二、多选题
1.良好的人格特征有____
A.团结他人,事事为他人着想
B.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兴趣广泛
C.坚定的意志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D.心胸开阔,兼容并包
正确答案:BCD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有____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正确答案:ABCD
3.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____
A.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C.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D.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正确答案:ABCD
4.学生文化的特征有____
A.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
B.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
C.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
D.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E.对学校文化的补助性
正确答案:ABCDE
5.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____
A.依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依据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D.依据学校的教学实践、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正确答案:ABCDE
8.教育实体的形成特点有____
A.教育主体确定
B.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C.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D.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E.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正确答案:ABCDE
1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正确答案:AC
8.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有____
A.非正式教育
B.正式而非正规教育
C.正规教育
D.正式且正规教育
正确答案:ABC
9.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有()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环境论
正确答案:ABC
15.教育目的的五分说层次结构有____
A.理想的教育目的
B.正式的教育目的,又称成文的教育目的
C.教育者理解的教育目的
D.教育者操作的目的
E.实现的教育目的
正确答案:ABCDE
11.____是少年期表现的总体特征。
A.身心状态的急剧变化
B.内心世界的发现
C.自我意识的突出
D.独立精神的加强
正确答案:ABCD
12.编写教科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____
A.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B.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出科学性与思想性
C.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呈现出时代特征
D.教科书编写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E.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
正确答案:ABCDE
4.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____
A.认知领域
B.日常生活领域
C.情感领域
D.动作技能
E.安全领域
正确答案:ACD
2.根据课程的制定者,课程可以分为____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班级课程
正确答案:ABC
15.遗传的意义有()
A.遗传素质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B.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C.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D.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正确答案:ABCD
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____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班级教育
D.学校教育
E.社会教育
正确答案:ADE
17.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角色必须做如下转换____
A.教师必须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换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设计者和评价者
B.教师由传统知识的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
C.由”单一学科型教师”向”跨学科型”教师转变
D.由”知识的搬运工”转变为”充满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员”
正确答案:ABCD
10.课程设计分为()等层次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教学媒体
正确答案:ABC
19.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____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正确答案:ABE
20.教育目的的作用有()
A.规范作用
B.导向和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反馈作用
正确答案:ABC
三、判断题
1.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2.校本课程通常由校长、教师来制定,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3.直观性原则要求教学根据需要尽可能地采用实物、实验、模型、形象、语言等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有关感性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4.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6.基础课程是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学习的基础,研究型课程又是拓展型课程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7.教科书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8.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9.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0.示范法运用的手段主要是榜样。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1.课程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2.智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成长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13.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4.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实现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15.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差别性的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共同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暂无评论内容